【新聞事件】:今天百健和Ionis在ANA年會上公布了二者合作開發(fā)的ALS藥物Tofersen一個三期臨床的頂層分析結果。這個名叫VALOR招募108位SOD1變異ALS患者,一級終點為用藥28周一個叫做ALSFRS-R評價患者功能分值的改進。結果用藥組與對照組差異為1.2,p=0.97。但幾個二級終點如神經絲損失顯示患者有受益傾向、并且早用藥患者收益更大。因為ALS的高度致死性,百健在產品上市前將給患者免費提供該產品。
【藥源解析】:ALS病,全稱叫“肌肉萎縮性側面硬化病”,也稱Lou Gehrig氏病,因為30年代美國紐約洋基棒球隊著名選手Lou Gehrig死于這個病。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神經細胞壞死導致肌肉萎縮最后導致呼吸衰竭。ALS的發(fā)病機理未知,90%的ALS為偶發(fā)性,只有10%是家族性。SOD1變異占家族性ALS的10-20%、占偶發(fā)性ALS的1-2%。ALS是個非常嚴重的疾病,診斷后生存期只有2-5年。世界上有萬分之0.5的人有ALS,因為死亡率高美國只有3萬活病人。
前幾年的冰桶接力令全世界知道了這個可怕的疾病,但是ALS新藥開發(fā)卻進展十分緩慢。過去10年大約只有十幾個藥物進入臨床,基本全軍覆沒。因為極度缺少療法稍微有點療效的產品如依達拉奉即被批準上市,最近FDA先拒絕后改主意接受了一個小分子老藥組合AMX0035的上市申請。這兩個產品不僅療效輕微、機理模糊,而且只能緩解癥狀。而Tofersen因為直擊SOD-ALS患者的治病根源、可能成為改變疾病進程藥物。如果上市也會成為第一個敲低靶點的中樞ASO,百健的另一個中樞ASO重磅產品Spinraza是調控SMA的RNA剪接。
ALS的發(fā)病機理尚不清楚。早年的一個理論是腦脊液(CSF)里的某些毒性物質損傷了神經元,主要根據是體外實驗顯示ALS患者血漿對神經細胞損傷強于正常對照、但對非神經元細胞沒有什么毒性。后來有很多實驗似乎指向CSF里面某些毒性物質是ALS的發(fā)病誘因,主要病理特征是導致一種叫做TDP-43的DNA結合蛋白的蓄積。SOD1變異則是另一個相對清晰的可能機理。SOD1有一百多種變異,影響ALS的具體機制不清楚。可能某些SOD1變異產生過多過氧游離基,變異SOD1也容易聚合、帶來了神經毒性。去年有人發(fā)現(xiàn)老藥色甘酸鈉在SOD1變異(G93A)驅動小鼠ALS模型能緩解肌肉去神經、改善運動神經元生存、并降低炎癥細胞因子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個假說。
ASO因為分子量和極性都很大遞送是個障礙,Tofersen和Spinraza類似要注射到脊髓中。雖然對于ALS這種嚴重疾病來說給藥方便性是個可以忍受的缺陷,但ASO向神經元擴散和入膜能力差還是可能影響療效。雖然在這類系列試驗的一二期部分中高劑量組Tofersen降低20-30%的CSF SOD1水平,但量效關系不明顯。CSF只與部分神經元接觸(有人估計90%神經元與CSF無接觸),所以CSF藥物濃度不能作為全腦藥物濃度的代替。100人臨床觀察28周除非效果非常明顯很難看到統(tǒng)計顯著區(qū)分,有人認為這個試驗設計過于冒進。雖然這個試驗已經顯示一些積極信號,但對于絕望的ALS患者還是一個很大打擊。百健雖然強推AD藥物Aduhelm受到很多質疑,但挑戰(zhàn)人類最難疾病如AD、PD、ALS的勇氣和信心還是令人敬佩的。
美中藥源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注明出處并添加超鏈接,商業(yè)用途需經書面授權。★ 請關注《美中藥源》微信公眾號 ★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