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臨床開發(fā)的新一代抗體藥物

figure14-4-17

作者:呂順

4月11日,《自然綜述——新藥研發(fā)》(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在線發(fā)表James B. Evans和Basharut A. Syed的文章,匯總了在晚期臨床開發(fā)階段的新一代在研抗體藥物,其中包括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工程化抗體、多特異性抗體以及非免疫球蛋白配體等。這些在研抗體藥物有一多半以上依然是用于治療各種腫瘤。治療性抗體發(fā)展迅速,在2001年的全球銷售額只有40億美元,而去年的銷售額已經(jīng)攀升至570億美元。估計目前處于臨床開發(fā)至少有70個新一代在研抗體。

新一代抗體藥物:部分中期或晚期在研產(chǎn)品表

在研新藥
藥廠
技術(shù)類型
標(biāo)靶
適應(yīng)癥
在研階段
Gazyva (obinituzumab)
羅氏
糖基化修飾
CD20
CLL、NHL
注冊(NHL)
MEDI-563/KHK4563 (benralizumab)
MedImmune/Kyowa Hakko Kirin
糖基化修飾
IL-5Rα
哮喘
三期臨床
AME133v/LY2469298 (ocaratuzumab)
Mentrik/禮來
糖基化修飾
CD20
濾泡性淋巴瘤
三期臨床
CDX011(glembatumumab vedotin)
Celldex/Seattle Genetics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
GPNMB
乳腺癌
三期臨床
RG7593/DCDT2980S (pinatuzumab vedotin)
基因泰克/羅氏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
CD22
NHL
二期臨床
RG7596/DCDS4501A (polatuzumab vedotin)
基因泰克/羅氏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
CD79b
NHL
二期臨床
SAR3419
賽諾菲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
CD19
NHL
二期臨床
MT103 (blinatumumab)
安進
多特異性抗體
CD19 and CD3
ALL
二期臨床
CT-322 (pegdinetanib, angiocept)
Adnexus/施貴寶
非免疫球蛋白配體
VEGF
膠質(zhì)母細胞瘤、非小細胞肺癌
二期臨床
MP0112
Allergan/Molecular Partners
錨蛋白
VEGF、PDGFB
濕性AMD
二期臨床
MEDI-551
MedImmune/Kyowa Hakko Kirin
糖基化修飾
CD19
CLL、DLBCL
二期臨床
GA201
基因泰克/羅氏
糖基化修飾
EGFR
實體瘤
二期臨床
KW-2871(ecromeximab)
Life Science/Kyowa Hakko Kirin
糖基化修飾
GD3
轉(zhuǎn)移性黑色素瘤
二期臨床
LFB-R593(roledumab)
LFB Biotechnologies
糖基化修飾
RhD
RhD異源免疫
二期臨床
MOR208
MorphoSys/Xencor
Fc氨基酸突變
CD19
ALL、NHL、CLL
二期臨床
PSMA ADC
Progenics Pharma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
PSMA
CRPC
二期臨床
ALX-0061
艾伯維/Ablynx
納米抗體
IL-6R
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二期臨床
ozoralizumab
Ablynx
納米抗體
TNFα
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二期臨床
caplacizumab
Ablynx
納米抗體
vWF
TTP
二期臨床

AMD:年齡相關(guān)性黃斑變性;AML: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RPC:去勢抵抗前列腺癌;DLBCL: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HL:霍奇金淋巴瘤;MM:多發(fā)性骨髓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sALCL:系統(tǒng)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TTP: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 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

目前最多的在研新一代抗體當(dāng)屬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ADC是把單克隆抗體和高效細胞毒素通過不同結(jié)構(gòu)的接頭以共價鍵的形式連接到一起,充分利用了前者靶向、選擇性強,后者活性高,同時又消除了前者療效偏低和后者副作用偏大等缺陷。ADC包括抗體、接頭(linker)和細胞毒素(也經(jīng)常稱為效應(yīng)分子)三個組成部分。通過靶向特定抗原,ADC能有效地滲透到腫瘤組織,并被腫瘤細胞吞噬進入酶溶體,釋放效應(yīng)分子,有效地提高了抗體本身對癌細胞的殺傷力。首個抗體偶聯(lián)藥物gemtuzumab ozogamicin(商品名Mylotarg)由輝瑞開發(fā)并于2000年被FDA批準(zhǔn)用于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但由于不理想的療效和無法耐受的不良作用在2010年撤市。西雅圖遺傳的brentuximab vedotin(商品名:Adcetris)在2011年8月又通過FDA快速通道評審,代表了ADC藥物的真正成功。2013年抗體偶聯(lián)藥物再次取得突破,ImmunoGen和基因泰克的ado-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商品名Kadcyla)被FDA批準(zhǔn)用于HER2陽性乳腺癌,這是首個針對實體瘤的抗體偶聯(lián)藥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kadcyla將成為HER2陽性乳腺癌的一線標(biāo)準(zhǔn)療法。目前ADC藥物的開發(fā)是抗腫瘤研究的最大亮點之一,處于后期開發(fā)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有g(shù)lembatumumab vedotin (CDX011)、pinatuzumab vedotin(RG7593)、polatuzumab vedotin(RG7596)、SAR3419等。

2.工程化抗體

因為到目前為止單克隆抗體只能注射給藥,所以改良半衰期和對特異抗原的親和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修飾單克隆抗體Fc段的糖基化形式或氨基酸殘基可以調(diào)節(jié)Fc與效應(yīng)細胞FcγR的親和力,同時還能延長抗體的半衰期。2012年,Kyowa Hakko Kirin在日本上市了首個糖基化修飾的單抗mogamalizumab(商品名Poteligeo),用于治療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通過其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Potelligent技術(shù)平臺,Kyowa Hakko Kirin另外還開發(fā)了其它3個在研的糖基化修飾抗體,分別是benralizumab、MEDI-551和ecromeximab(KW-2871)。Roche旗下的GlycoMab擁有另一個有效的工程化抗體技術(shù)平臺—Glycart,并在2013年推出了利妥昔單抗的me-better版:obinituzumab(GA101),用于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除此之外,Mentrik/Eli Lilly的ocaratuzumab、LFB Biotech的roledumab也是糖基化修飾抗體。以XmAb技術(shù)平臺為代表的Fc氨基酸突變是另一種抗體工程化技術(shù),依托這個技術(shù)開發(fā)的在研產(chǎn)品包括MOR208,目前在人體二期臨床實驗。

3. 多特異性抗體(Multispecific Antibodies)

多特異性抗體是指那些可以作用于多種抗原而不是一種抗原,即同時可以靶向多個靶點的抗體。通過基因工程構(gòu)建的IG類雙特異性或多特異性抗體可以在靶細胞和功能分子之間產(chǎn)生導(dǎo)向性的效應(yīng)功能。多特異性抗體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產(chǎn)品獲得商業(yè)上的真正成功。即使如此,許多業(yè)內(nèi)專家還是認為多特異性,尤其是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ies, BsAb)會不斷在免疫治療中得到更廣泛的應(yīng)用,是將來工程抗體的發(fā)展趨勢之一。Medarex生物制藥公司早在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就開始開發(fā)多靶點抗體,但卻以失敗告終。德國的Fresenius和Trion生物制藥公司盡管得以在2009年把三靶點抗體catumaxomab(商品名Removab)推向市場,用于治療癌性腹水,但適用范圍較窄,銷售也很有限。目前多個公司開發(fā)了更有效的多靶點抗體研發(fā)平臺,它們包括安進的BiTE技術(shù)平臺、MacroGenics的DART以及Genmab的DuoBody技術(shù)平臺等。雖然多靶點抗體還未取得商業(yè)上的巨大成功,在研產(chǎn)品也沒有進入晚期臨床,但catumaxomab的上市驗證了這一技術(shù),有望在近幾年有突破性進展。

4. 非免疫球蛋白配體和其它抗體

非免疫球蛋白配體不是抗體但能起到抗體類似的作用。到目前為止這類抗體類似物還未有進入晚期臨床,所以真正的商業(yè)成功還有待觀望。目前最受關(guān)注的非免疫球蛋白配體有Allergan制藥公司的錨蛋白重復(fù)蛋白(DARPin)AGN-150998(二期臨床)和施貴寶的CT-322(pegdinetanib)。除此之外,僅含有抗體中單個可變域片段的單域抗體(sdAb)近年來也受到投資者的關(guān)注。比如Ablynx公司開發(fā)的“納米抗體”(Nanobody)和完整的抗體一樣,它可以選擇性的和特定抗原結(jié)合。但分子量只有完整抗體的十分之一,大約有12-15kDa。因為分子量小,納米抗體對組織尤其是腫瘤的滲透速率要遠遠高于完整抗體,而且熱穩(wěn)定性好,在清潔劑和高濃度尿素環(huán)境下也穩(wěn)定。當(dāng)然,也由于分子量小,也更容易通過腎臟清除,因此其藥代動力學(xué)半衰期會相對短一些。目前在二期臨床開發(fā)的納米抗體有ALX-0061(艾伯維)、ozoralizumab(Ablynx)和caplacizumab(Ablynx)等。

美中藥源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注明出處并添加超鏈接,商業(yè)用途需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更多深度解析訪問《美中藥源》~

請關(guān)注《美中藥源》微信公眾號

YaoYuan

發(fā)表評論

叶城县| 庆安县| 奈曼旗| 宁乡县| 镇赉县| 勐海县| 闸北区| 平顶山市| 南和县| 黑水县| 阳曲县| 泰来县| 安阳县| 年辖:市辖区| 敦化市| 上虞市| 吴川市| 池州市| 绥中县| 灵丘县| 上思县| 涞水县| 信宜市| 屏东县| 鲁甸县| 巴马| 邵武市| 邯郸市| 贡嘎县| 睢宁县| 南澳县| 大厂| 拜泉县| 尤溪县| 田林县| 林口县| 潮安县| 台北市| 沧州市| 阳高县| 楚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