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默克宣布和生物制藥公司Luminex聯(lián)手開發(fā)BACE抑制劑MK8931的伴隨診斷試劑,但沒有公布具體的合作財務內容。默克去年開始了MK8931的三期臨床,這個化合物是默克阿爾茨海默癥產品線里的最領先的藥物。
Continue reading …Kadcyla屬于一種新型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類抗癌藥,由美國ImmunoGen制藥公司研制,和羅氏屬下的基因泰克聯(lián)合開發(fā),采用ImmunoGen的TAP專利技術把高活性的有絲分裂抑制劑DM1用一個穩(wěn)定的硫醚健接頭連接到羅氏公司的曲拓珠單抗上
Continue reading …新藥的發(fā)現(xiàn)過程復雜而漫長,涉及很多學科以及學術以外的因素,但是如果剝離所有技術細節(jié),靶點的發(fā)現(xiàn)和確證是現(xiàn)在新藥發(fā)現(xiàn)的瓶頸和核心。
Continue reading …【新聞事件】:據(jù)全球電信3月5日報道,由Topotarget和Spectrum制藥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的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羥肟酸類抑制劑Belinostat在一個代號為BELIEF的多中心、開放標簽的臨床實驗中表現(xiàn)良好,和Spectrum的Folotyn(通用名:pralatrexate)或賽爾基因的Istodax(通用名:Romidepsin)相比,治療復發(fā)性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療效接近,客觀應答率大致相同,達到預期實驗觀察終點。Topotarget和Spectrum準備在2013年中向美國FDA遞交新藥申報(NDA)。
Continue reading …最近海正-Celsion的合作在網(wǎng)上引起了很多討論,多數(shù)人認為海正的due diligence做得不夠,被人家忽悠了。我則認為這是中國制藥企業(yè)走向世界的一次可貴的嘗試,大家應該以公正的態(tài)度評價這個合作的是非功過。
Continue reading …【新聞事件】:今天的《Nat. Rev. Drug Discov.》報導歐洲先導物工廠正式開工,這個機構的主要功能是為學校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高通量篩選和初步先導物優(yōu)化的平臺。
Continue reading …眾所周知,大約百分之二十的乳腺癌呈人類表皮細胞受體2(HER2)陽性,大量臨床結果證明,使用羅氏制藥的單克隆抗體赫賽汀(Herceptin,通用名:Trastuzumab)治療,尤其在手術摘除腫瘤后和其它抗腫瘤藥物聯(lián)合配用,能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Continue reading …據(jù)路透社消息,Affimax和武田制藥合作研發(fā)的,治療腎衰竭的藥物Omontys在上周六由于部分患者出現(xiàn)嚴重副作用,導致極少數(shù)患者死亡,武田制藥已宣布召回該產品。
Continue reading …帕金森癥是一種慢性、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fā)于老年患者,導致運動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情緒和認知障礙的疾病。帕金森癥的后遺癥包括:生活質量下降、勞動能力喪失、醫(yī)療保健支出增加等。
Continue reading …據(jù)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官方網(wǎng)站消息,F(xiàn)DA今天批準鹽野義制藥公司的Osphena(通用名:ospemifene)片劑上市,用于治療婦女因更年期引起的外陰和陰道萎縮,以致導致中度至嚴重的性交疼痛(VVA)。
Continue reading …在2013年2月11日在線出版的《臨床腫瘤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發(fā)表了加拿大皇家內科醫(yī)師學會會員、渥太華大學的Scott A. Laurie博士等人的一項述評文章,該文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劑在EGFR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中的作用進行了探討。
Continue reading …西侖吉肽是默克雪蘭諾旗下用于治療一種侵襲性腦瘤的試驗藥物,該試驗藥物的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以失敗告終,這對于正在努力補充產品生產線的該德國制藥商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地打擊。
Continue reading …人體免疫系統(tǒng)能識別并摧毀外來物。除了細菌、病毒,遞送藥物的納米粒子、植入的起搏器和人工關節(jié)等也是外來物,同樣會引發(fā)免疫反應,導致藥物失效、排斥或發(fā)炎。據(jù)物理學家組織網(wǎng)2月21日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新方法,給這些治療設備貼上蛋白質“通行證”,讓它們能順利通過人體的防御系統(tǒng)。
Continue reading …【藥源按】以下文章來源于《丁香園》,原文標題“TIR-199有望用于腎癌治療 ”,擔心對讀者誤導,從而把標題稍作編輯。實際上這個一個非常早期的實驗結果,其抗腫瘤效果甚至還沒有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更不用說距人體實驗和上市了。
Continue reading …自1977年我國公布了青蒿素的分子結構以后,我國研究人員完成的青蒿素抗瘧臨床試驗結果陸續(xù)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引起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高度關注。
Continue reading …